六十五岁的倪大红,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热搜榜,但这次可不是靠什么流量噱头,而是因为在电影《生万物》里,他饰演的那个抠门到骨子里的老爹。一句“血汗钱没了咋整”,差点把影院里的观众吓得炸锅,嘘声、骂声此起彼伏,可等情绪一过,大家又忍不住拍手叫好:这演技,真是绝了!倪大红的魅力就在于,他能把“讨厌”演成“忘不掉”,能把“可恨”演成“可怜”。
但你要是以为这位老戏骨是天赋型选手,那可大错特错。1960年出生在哈尔滨的倪大红,父母都是话剧演员,台上忙着演别人的人生,台下却常常忽略了这个模仿地下交通员喊“向我开炮”的小孩。母亲甚至直白吐槽:“就你这长相,当演员怕是不行。”结果这话,偏偏把他的倔劲儿激了出来。
17岁时,他被塞进电线厂当工人,铜丝绕得满手血泡。干了三天,他摔了工装,嚷嚷着“宁可饿死也要演戏”。父亲一怒之下砸了搪瓷缸,但还是败给了儿子眼里的光——那股从《地道战》破海报里燃起的火,十年都没灭过。
展开剩余69%可现实没那么浪漫。倪大红连着三年高考都被艺术院校拒之门外:中戏嫌他长相太普通,军艺要“能代表军队形象”的人,上戏榜单也没有他的名字。他蹲在马路牙子上啃冷馒头,差点怀疑人生。第四年,他冒着大雪再考中戏,这次演了个乞丐,光是往地上一跪,冻得发紫的嘴唇抖着,眼泪滴在雪地里,考官看傻了眼,最终点头:“特型演员也需要苗子。”22岁的“大龄新生”终于圆梦,被同学笑称“倪大爷”。
进了中戏,他成了别人眼里的“怪咖”。别人忙着谈恋爱,他抱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读到深夜;别人练身段,他对着镜子研究眼神。他在排练厅一待就是五年,磨坏十几双布鞋,甚至因为角色要长跪台上,膝盖磨破流血,他还笑着说:“疼才记得住。”
31岁那年,他终于混上银幕小配角,提前半个月进部队体验生活,晒掉一层皮。可镜头加起来不到十分钟,观众没记住他的名字,他却把“军人的血不能白流”刻在了心里。
真正让他翻身的,是47岁出演《乔家大院》里的孙茂才。开机第一天,他咚地跪在青砖地上,额头磕出红印子,一抬头,那眼神里的谄媚和算计,把导演看得直拍桌子:“就是这味儿!”从那一刻起,倪大红彻底甩掉“没人要的脸”,成了观众眼里“演啥像啥”的实力派。后来《新三国》里的司马懿、“狼顾之相”一眼成经典,《悬崖之上》里的高彬让年轻演员吓到忘词,甚至张艺谋都感慨:“他往那一站,戏就有了。”
而在银幕外,他却是个温吞的暖男。59岁,他凭《都挺好》里的“作爹”苏大强火遍大街小巷,菜市场的大妈看见他都要笑骂:“你这爹太能作!”可回到家,他是疼老婆的老实人。年轻时穷到约会请媳妇吃馄饨差点付不起钱,妻子倪炜却一路陪着他,拿嫁妆撑家、剥橘子陪他背台词。后来他拿奖无数,每次都先谢老婆:“没有她,这锅菜炒不香。”
如今,胡同里夏天的傍晚,总能看到他搬着小马扎和街坊下棋,粉丝认出他要签名,他乐呵呵开玩笑:“别学苏大强作啊。”可一旦上了银幕,他就能瞬间变成那个让你恨得牙痒痒、却忍不住心疼的老爹。
娱乐圈的俊男美女一茬又一茬换人,唯有倪大红这道“硬菜”,摆在桌角,熬了几十年,味道越来越浓。正如网友调侃:“他不是一夜爆红,而是把每一夜的功夫,都熬成了爆红的那一天。”
好戏不怕慢火,演员也一样。倪大红用六十五年的光阴告诉所有人:真正的演员,不靠脸吃饭,靠的是执念、耐心和把角色演活的本事。
发布于:山东省配资论坛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