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的地下研发车间里,几个工程师围着一辆钢铁怪兽直挠头。
"这玩意真能在滩头挡住解放军的铁骑?"老王盯着最新出炉的"猎豹"D3样车喃喃自语。墙上贴着15式坦克的照片,还有用红笔圈出的关键参数,显得格外刺眼。这款号称要改写台海战力平衡的新装备,究竟是真家伙还是又一个烧钱的面子工程?
这款基于"云豹"装甲车捣鼓出来的坦克歼击车,活像给越野车硬塞了门大炮。台军给出的数据倒是挺唬人:105毫米炮能在两公里外打穿半米厚的钢板。可懂行的都知道,解放军的15式轻型坦克可不是吃素的,浑身挂着"反应-4"装甲,就像穿了件防弹衣,能把炮弹的劲儿卸掉三成。岛内论坛上有人算了一笔账,就算"猎豹"能打出理论值,碰上实战环境也得打个七折,这不就和15式的装甲厚度刚好杠上了?
搞军工的老张私下嘀咕:"咱们这炮是从美国人那儿淘换来的老型号改的,人家以色列同口径的炮早就能多穿50毫米了。"车间里新装的空调呼呼吹着冷气,可工程师们的后背还是沁出了汗。最新的D3型倒是把车高压到了三米以下,备弹加到了33发,可这些修修补补终究治标不治本。就像给自行车装了个跑车引擎,看着唬人,真跑起来指不定谁散架。
更让人揪心的是作战体系这事。现代打仗早不是单挑的年代了,天上飞的无人机,后方蹲着的火箭炮,哪个不是专治各种不服?有人打了个比方,"猎豹"就像个提着菜刀上战场的厨子,还没冲到跟前就可能被按在地上摩擦。台军自己的演习报告都承认,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,这些轮式战车的存活率还不到三成。
翻翻军购账本就更有意思了。这些年花在自主研发上的钱够买个加强营了,可捣鼓出来的玩意儿放在国际市场上比,活像手机界的山寨机。隔壁日本搞同类型战车,直接上了120毫米滑膛炮,德国的"拳师犬"还能换装不同模块,咱们这"猎豹"倒好,连炮盾都得从外置改成内置来回折腾。
社交媒体上已经吵翻了天。军事博主"战壕里的土拨鼠"晒出对比图:一边是"猎豹"的105炮穿深曲线,一边是解放军新型穿甲弹的测试视频,配文写着"大人,时代变了"。更有退役军官在节目里直言,把这些钱用来更新防空系统可能更实在,毕竟现代战场上坦克最大的天敌早就不只是坦克了。
回看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。当年北洋水师买舰船的时候也是挑最便宜的买,结果甲午海战吃尽苦头。现如今这"猎豹"项目,怎么看都透着股凑合劲儿。有业内人透露,要不是为了给本土军工撑门面,可能直接就买现成的国外型号了。问题是现在国际军火市场上,能买卖的都不算最先进的,真正的杀手锏谁不是藏着掖着?
站在海边眺望对岸,台军的焦虑肉眼可见。解放军的演习照片里,15式坦克在滩头如履平地,两栖战车下饺子似地往海里扑腾。这边厢"猎豹"还在实验室里调校火控系统,那边厢新一批合成旅已经完成换装。就像两个跑步的人,一个在系鞋带的时候,另一个已经跑出去二里地了。
夜深了,基地的探照灯扫过"猎豹"的迷彩涂装,在墙上投下夸张的阴影。这款被寄予厚望的战车究竟能不能担起防卫重任?或许答案就像那个老笑话:问坦克最怕什么?新兵以为是反坦克导弹,老兵会说是没油,而真正的答案是——它最怕被造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。说到底,现代战争拼的是体系,是科技,更是综合国力。当两岸的军工差距已经拉开代际,单靠一两件"神奇武器",真的能改变游戏规则吗?
配资论坛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